日本飲食在香港流行,已經不是近年的事,由最早期的小型壽司店,到八十年代的鐵板燒,九十年代的迴轉壽司熱,發展至今日的拉麵處處;日本味道早已經是遍地生根。日本飲食能夠在香港大成功,主要是做法簡單,口味與中國菜相近。
秋天柚子當造,以柚子配肥美蟹膏,去腥也提鮮。
隨四季轉換
有人認為Omakase廚師發辦是最高級的日本菜饌代名詞,實際上國寶級的懷石料理才算是頂尚之味!懷石料理未能成功在本地發展,原因離不開廚師技藝與日本人傳承的味道。要吃正宗懷石料理,連日本人也會到京都。吉兆,是日本三大料亭之一,以京都茶道配合懷石料理而聞名,旅行團訂餐不易,要找朋友出面才可以。
如果Omakase是廚師發辦,懷石料理就是廚師發辦的定食套餐。懷石料理跟隨四季天氣轉換而來,吃味是不時不食。秋天是柿子季節,小前菜「向附」以京醃漬手法呈現柿子的甜美以外的一種果香,配上鯡魚籽子乾、鮮蝦與季節菜蔬是充滿自然鮮味 Umami 冬季來前的御獻菜饌。
「椀」是木旁宛身,盛着是清湯與石斑魚肉片,清湯有乾熏的鰹魚香,滿滿盛着秋天的意景,配上寸方大小的Kelp乾海藻片與石斑魚同吃,層次、味道又有更深的變化。
「造里」是兩道的刺身排序,講究先輕後重。金目鯛是日本人喜慶中必吃到的深海魚,秋冬時候最肥美,要知魚片新鮮度,吃在口中有回彈力,就是這種感覺。
刺身再上,肥美的吞拿片要先吃,待油分先滋潤口腔後;生魷魚片沾上少許醬油、薑蓉還有炒香了的芝麻,待厚重的麻油香味在口中爆發。「箸休」英文翻譯成side dish,吃的味道不簡單。
冬前松葉蟹
入冬前開始肥美的松葉蟹兩吃,身肉與腳以炭火焙香;松葉蟹本身已煮好也帶有餘溫,炭火上烘烤,主要是提升味道。
懷石料理講究意境,楓紅秋意一樣的小楓林下,放上「八寸」小碟。「八寸」傳統上是裝在八寸四方盆中的小菜肴,時代變了,放滿八樣精製小點已經可以。
燒物、焚合、御飯、香物、果物到菓子是結尾菜饌的排序。燒物吃酪魚Butterfish是鯧魚類,冬天油分高,燒出來魚味重而油香。「焚合」聽到很可怕,實際是蒸菜蔬,多吃也無防。
最幸福的味道是吃飯,時令香菇配和牛飯是豐盛而飽滿,更叫人驚艷的是頂級白飯的味道。醃漬蔬菜是「香物」,配上粒粒水滿飽潤的白飯,清純無雜原來也可以叫人感動!
日本水果甜美做的「果物」不用多說,吉兆精選都是熟透留香的味道。京都人按節氣做菓子,是不時不食,年尾11月份是吃紅豆、黑眼豆、豌豆、芝麻、板栗、柿子、糖七種味道組成的Inokomochi豕麻是傳統也是生活情懷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