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

伊斯坦堡 - 香與味 !


伊斯坦堡被稱為東西文明的搖籃;從有歷史開始,前後經歷了十三個不同文明,扮演著一條貫通東、西方的「文明十字路」角色。


歷史留下來的文明
公元前 658 年,希臘人受「神召」來到了劃分東西方的博斯普魯斯海峽,建立拜占庭城後。從此,伊斯坦堡就成為不同族群,爭佔略奪的一個軍事重點。既可東進,又可西圖的地域環境,把這個交匯點,變成一個活生生的歷史戰場。

拜占庭皇朝經歷了400多年的建設,遇上了羅馬人的擴張,成就了一個充滿基督文明的君士坦丁帝國。近 2000 多年間,不同的族群進進出出,把種種不同的文化引入。天主教、東正教、伊斯蘭教,把這個城市打造得更具宗教色彩。

人口稠密的伊斯坦堡,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都市。金角灣上佈滿了頻密往來亞洲與西方的小船與渡輪;新城區上,躋滿的是一輛一輛的公車揚塵飛馳。要找一個能夠看到全城的製高點,原建於六世紀的加拉達塔(Galata Kulesi),是最佳的觀景地。

三百六十度的全景觀景臺,可以看到瑪爾瑪拉海、黃金角及博斯普魯斯海峽三面水域。往下望,山坡上,是錯落有致,排列有序的老房舍。紅磚瓦,小街小巷上,散發著一份古城獨有的悠然閒逸味道!一磚一瓦,濃濃的獨特美感在散播。

平靜的旅程,因為充滿著友善與關愛而變得不平常!要輕鬆自在地欣賞伊斯坦堡,可以說是一點難度也沒有! 沿著塔克辛廣場 (Taksim Square) 有軌電車線徒步前行,就可以開始古城浪漫美味之旅。

塔克辛廣場轉角位置上,相連在一起的,是一排排烤肉小店。土耳其人對烤肉偏愛,相信比蒙古人更甚;羊肉卷餅以外,烤雞肉串,牛肉串也有。同一條路上,有軌電車路兩旁,有很多小巷子。

小巷子內,是土耳其式,戶外咖啡館的主要場地。像英國人下班到酒館把酒談天一樣,土耳其人對咖啡,天生就有一種喜愛;可以一杯接一杯,不停的去喝過不休!


對於那些著重生活小情趣的旅客而言,喝過咖啡後,若想繼續享受飲食樂。香料巿場 ( Spicy Market ) ,可感受到巷子以外悠然閒逸截然不同的一種種繁忙感覺。

有別於佔地三萬多平方米的旅客熱點 Grand Bazaar 大市集,香料巿場走的路線會更貼近民生。除了老市集部份較偏重於旅客所愛,往周邊伸展走,當地聞名的咖啡豆店,傳統的風乾肉食店,淡口味的土耳其起司專賣店,也可以在這裡找到。



像外國人口中說的 Buzzy (繁忙嘈雜),充塞在身邊的香料香氣,把這個市集"充塞",把市集變得更俱"味道"!

曾經有朋友向我說:「伊斯坦堡有著一份遙遠的親切感!」。說實在一點,這裡有東方人的面孔,卻又混雜了西方人的激情目光。以著名的肚皮舞為例,被視為西方人眼中激節的民族音樂舞蹈。在東方的我眼中,看起來,卻又只有流著西方血脈的女孩,才會跳得如此奔放、如此誘人!

在那些穿著明亮舞衣的年青跳舞女郎前,看著激節扭動的腰姿,絕對是一段令人難以忘懷血脈沸騰的回憶!也許,這一種狂,這一種放,讓我們感受到一點點成吉思汗的大幕風情,把這段東西文化距離拉近!土耳其有做紅葡萄酒,做得不及葡萄蒸餾酒 Raki 拉克 。在欣賞肚皮舞蹈同悍~嚐一口酒精濃達 45 巴仙的拉克酒,你就會明白,他們的熱情,是來自這一團葡萄 "火"。

看景、嚐味;讓夢飛行!始建於拜占庭時期的聖索菲亞大教堂,是諸"神"較量的一個見證。聖索菲亞大教堂,由西元 325 年君士坦丁大帝為了奉獻智慧之神 Haghia Sophia 而建,巍峨矗立到當世。

眼前看到的聖索菲亞大教堂,主建築是由東羅馬 Justinianus 查士丁尼大帝重修的。雖然,鄂圖曼帝國時期,厚重的灰泥掩蓋了其基督教的裝飾,四角拔地而起的清真喚拜樓也成為了主要建築結構。但是看得深入,還是可找到古羅馬的古建築特色。


呷一口啤酒,嚐一粒橄欖,我想,文化傳播把一些口味"掩蓋",但最深深處,還是留著一種味覺的根!味道在不同風族文化中,常有一種絲絲相扣的關係。我所享受的不是那種纏結的味道較量,而是欣賞的失落風景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