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聚氰胺、蘇丹紅、抗生素蝦、亞硝酸鹽炸雞,中國食物教育,每年都會教識大家一個專用化學用詞。國內媒體朋友飯敘間聊到強民教育,補上了一句:「你看國家對我們多好?」愛國愛黨,是近年政治政確大方向,到國內遇上媒體飯局還搞不清楚,就是個人問題了!
前年、央視一套「舌尖上的中國」成功為中國食物加上一個「良心」,新的一輯快將完成播放,媒體朋友問:「舊一輯餐館介紹,你吃過多少家?」「舌尖上的中國」走訪的大部份是偏遠地區,除了北京、上海、香港介紹到的名店味道吃過以外。特輯中的其它介紹,看到已經感覺遙遠,沒有專人引路,跟本就是吃不到。
朋友說,你帶隊到中山,不需熟人引路,可以去吃均安豬啊!均安蒸豬因「舌尖上的中國」而大紅,靠的是祠堂裡太公古法蒸豬術!太公蒸豬分豬肉,要選好的中豬,豬皮薄、肥膏爽、肉味濃是主因。
中豬要先去骨洗淨,淋上米酒後輕輕拍打入肉去腥,抹上鹽、胡椒粉,再加入主味五香粉與白芝麻拌醃至入味。生豬醃好後,放入木盆做的蒸架內,生柴火煲水做初蒸。
初蒸是第一階段,以定形為目的。初蒸過後,翻開木蓋,以針叉在豬皮上戳洞,讓中層的豬油脂受熱流出,再淋上清涼開水,讓豬皮收縮彈身,再灑芝麻餵味。
柴火蒸豬,重覆數次,豬肉就達到清爽而不油膩的口感。豬開切,按斤做買賣,三十七人吃飽了午餐,還是要了八斤。
刀起刀落,肉塊斬成了碎件,灑上芝麻牙簽串吃,就是獨一無二的均安蒸豬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