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

香港 - 金門莊 - 古祖味道


香港粵菜水評,近年不斷下降,歸根結底,是人才不長與租金上漲。粵菜以鮮味為本,食材受租金成本影響變次,不鮮而質素下落。廚師為了"補救"味道,就加用了味精與味粉來提味;顧客怕了人造味道,就不回頭!在這樣的惡性巡迴之下,食物質素就更加快下墮。
大酒樓做菜,講求效益,醃肉、食物是大批大批去預做,食物質量就不會想得太美好。家裡人做菜,材料鮮美,味道自然,欠的是大酒樓工藝。要是能夠集合二者之長,那是多麼的完美。
「娥姐」私房菜館,在飲食圈中名氣不小,做的是老菜,也是我們叫的懷舊味道!桂花炒素翅、蝦子柚皮、生菜包蠔豉鬆、茶香燻雞、炸蝦多士,正宗得像回到小時候。由上環蘇杭街疋頭行商會開始,就跟隨著這份味道。娥姐本姓黎名惠娥,開的私房菜館叫金門莊。是延續父親做的到會菜館。
「到會」,五、六十年代盛行的家庭式酒宴,舉凡工商、喜慶、壽席,在當時經濟貧乏的年代,找指定店家「到會」做菜,是最俱體面又最俱效益的方式。「到會」廚師,不但有大酒樓的工藝,更因為人手小而要練就到樣樣皆精。從備貨而做到最好鮮味,只有功夫好,口碑才會長。
娥姐成長在這種萬能世家,長期經驗的累積,自然就是二者兼備。吃娥姐做的菜,一輩子也吃不厭,桂花炒素翅,材料簡單,雞蛋要乾壓碎香,銀芽爽脆透汁。娥姐窩貼蝦,量大而蝦膠足,味香油輕,每一塊也炸得香脆,最難得每片還用心放上芫茜。
冬天進補的蛇羮,比起坊間的蛇羮專門店,味道更講究。蛇骨、雞骨與上湯同者配手拆蛇肉、雞絲與配菜,吃的重點在於一口一口豐盛的量與湯汁的鮮美。平衡處在於薑絲香辣與陳皮的油香;吃時加入檸檬葉、菊花瓣,食味回甘!
懷舊是古遠老祖宗的傳承,是樸實誠懇的味道。茶香燻雞,燻香味濃而雞嫩有汁。家禽類冬天有霸皇鴨,是功夫菜。鴨身去骨炸皮,把材料放到鴨中蒸煮,滿滿農家風味。BB 鴿,是上湯餵味,半熟生炸脆香。菜蔬中之皇,雲腿竹笙扒菜苗是首選;平實無潻加,竹笙爽鮮軟,吸進了來自金華火腿的鹹香,上湯包裹著豆苗的鮮嫩。
一整年,娥姐都在做菜,有時候,會加一些創新想法。鹹蛋黃炒蟹,是近代的味道;蟹肉鮮嫩甜美,又被鹹蛋油香層層包裹。吃到尾,娥姐壓軸甜品同樣不欺場。心頭好,有古法磨沙紅豆沙與圓潤飽滿的桂元紅棗湯圓糖水。忘記告訴大家,這麼多菜心得,同樣是累積啊!

For full story of my HK food review at SCMP 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